“蛙人”熊坤尧:大运河边“水上110”

2021年12月01日 16:48:27 | 来源:扬帆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每天一早,熊坤尧从扬州江都龙川广场出发,沿着引江枢纽、三河六岸、源头公园晨跑,回家再做200-400个俯卧撑。长期保持高强度的锻炼,是因为他从事的特殊工作所需。

  熊坤尧的工作是水下应急救援,也称蛙人。

  穿上总重量150斤的潜水服 开展水下应急救援

  水下应急救援,需要异于常人的体能,同样的事情,相较于岸上完成,要消耗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体力。

  蛙人的潜水服有轻潜和重潜两类,重潜装具总重量150斤,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件连体潜水衣,材料为特殊帆布,又厚又硬,穿的时候,双脚从领口处进入潜水服,像蜗牛钻进笨重的壳。第二部分是潜水鞋,俗称铜头鞋,重44斤,可以防止水下有钝器或锐器伤脚,也是为了保证重心下移。第三部分是头盔和领盘,重41斤,头盔是全封闭的,眼睛隔着潜水镜看外面,工作的时候,面罩视野不开阔、水下浑浊不清,一般只能靠手去摸,所以蛙人又被称为“水摸”。

  衣服和头盔之间的连接,由领盘和12颗螺栓组成,扳手收紧,保证不漏水不漏气。人需要的氧气,靠头盔上一根管道输送,氧气进入,潜水服就会膨胀起来。为了减轻浮力顺利下潜,潜水服穿好后,还要在前心和后背各挂上两只压铅,压铅总重50斤。一次规范的着装,一般由3人协助完成。

  不惧危险 把工作当乐趣

  潜水作业面临很多危险,水下供气管只有60米,一旦远离或迷路,后果严重。水下混沌一片,全靠一双手去摸、去感知,同时用心记住摸过的路线,回头必须一个个复位。船闸的水下有交替的疏水廊道、机械、管道、钢缆,危机四伏,水下不同于岸上,跌倒了没人去扶起,只能靠自己。

  熊坤尧介绍,船闸故障大多是由各种石头引起。他自创了水下捆石头的方法:摸准石头的大小、形状,再用绳子捆绑好,让人拎上去。有一年在泰州船闸,熊坤尧在水下一个个摸着石头捆,足足捆了4小时,这种水下捆石头的活,至今没有人能做得了。

  潜水作业有多苦?没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体验。有一年冬天,几个蛙人参与古运河水下抢险,由于气温过低,一离开水,扶着铁梯子往船上爬,潮湿的棉纱手套瞬间冻得粘在铁梯子上,手麻木得摘不开。一同下水的几个蛙人上岸之后,没有人愿意说话。因为苦,很多蛙人陆续改行,熊坤尧却坚持下来了。他说,如果把工作当成乐趣,就不觉得苦,自己只要一下水,立即来了精神,像一条活泼的鱼。

  成立蛙人工作室 让“水上110”永远正常运转

  2011年,扬州船闸应急保障中心成立,作为独立机构服务扬州辖区交通船闸,并参与周边部分船闸应急保障工作,也积极投身各种抗洪抢险、灾难救援的公益性工作,是目前全省仅有的两家船闸应急保障中心之一。

  2013年,保障中心从芒稻船闸搬到美丽的京杭运河边。2015年起,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潜水员的下水重负,中心每年都会花重金为蛙人及时购置更新最先进的潜水服。2017年,蛙人工作室成立,带头人就是熊坤尧,工作室总面积74平方米,里面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摆放着各种水下应急救援的车辆、机械、装备。

  十年间,中心完成应急类故障排除近80次,保障类水下巡查350余次,船闸综合检查240余次,船闸变形观测60次,政府公益性抗洪抢险、水下救灾10次。2019年12月,蛙人工作室被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授予第八届江苏交通优质服务品牌提名奖,被省内同行称为“水上110”。

  

  熊坤尧53周岁了,所幸的是,工作室来了两个年轻人。他欣喜地看到,年轻的一代蛙人正在迅速成长。他希望在退休之前,有人能很快接上自己的班,让“水上110”永远正常运转,船闸永远畅通。

  (来源:扬州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运营中心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