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2021年06月02日 16:01:01 | 来源:运河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6月1日,北京市文物局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签署共建“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协议,双方将携手推进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和价值发掘,组织开展大运河文化带重点课题研究,编纂出版相关书籍资料,加强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我国唯一一所集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艺术智库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新中国初期建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美术研究所三家学术机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建立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支持。1951年,毛泽东同志为其前身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亲笔题写院名,并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80年10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经国务院批准定名。2006年8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中国艺术研究院加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走上了全面建设与发展的新阶段,具备了与国家级艺术科学最高研究机构相适应的人才储备、基本建制、学科设置以及相应的规模,并逐渐形成了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艺术智库“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确立了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发展目标。

  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的设立旨在利用中央科研单位在京的优势,创新发展思路,借助首都文化资源和学术力量,整合发挥双方各自优势,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资源,加强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发掘,促进沿线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围绕中心工作,赋能大运河文化带全面合作发展职能。

  据悉,双方将组织开展大运河文化带重点课题研究,策划举办“大运河文化论坛”、大运河文化系列讲座等活动,编纂出版相关书籍资料,积极开展大运河文化宣传,为北京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韩子勇表示,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将促进双赢,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北京市文物局将强强合作,携手共同推进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和价值发掘,产生1+1>2的效果,使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迈向新台阶。

  “北京城的历史与大运河渊源深厚,双方将通过合作,共同擦亮大运河这张国家级名片。”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说,北京在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方面要走在全国前列,在文脉的梳理与价值阐释,文物本体的保护、传承、展示与利用,文艺创作,文化节庆、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五个“文”方面有所作为。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一直使用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作为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大运河对北京更加意义非凡。

  大运河北京段纵贯千年,途经昌平、海淀、西城、东城、朝阳、顺义和通州等区,沿线有世界文化遗产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9处,是北京高等级文物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一直有这么个说法,“北京城是运河上漂来的。”因为建北京城的木头、石料、墙砖等都是通过运河运输的。而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北首,运河文化源远流长。

  北京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有40处,其中分布在通州的就达17处之多。其中河道1处,为通惠河通州一段故道;永通桥遗址、通运桥、张家湾码头遗址、里二泗码头遗址等8处桥梁码头;通州大运中仓遗址、通州西仓遗址2处仓库;通州城北垣遗址、皇木厂遗址(包括古槐)等古遗址5处;古建筑燃灯佛舍利塔1处。

  元、明、清三代,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京杭大运河成为南粮北运的战略通道,使得通州的战略位置再一次跃升,历史上曾是四方来贡、漕运物资水路必经之地,也是拱卫京师的重要战略要地。

  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口在通州集聚,各种文化在通州融合交流,通州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交汇点。以京杭大运河为纽带,通州与沿运河的二十几个大城市在经济上高度融合、高度串联起来,形成了当年全国最繁华的运河经济带,“万舟骈集”、“仓庾都会”成为通州盛景持续700年之久。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等、运河网综合整理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