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可视化“样板”!南通市海门余东富民村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建设有亮点

2022年12月02日 15:31:43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连日来,南通市海门区余东镇富民村村域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现场忙碌不已,工人们正在搭建200平方米的彩钢结构废旧农膜收集房和2000平方米的避雨棚,预计12月中旬全部完工。

  “村域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就是利用购入的智流膜生物发酵设备,对厨余垃圾、尾菜、净化植物、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进行肥料化处理,以有机肥形式还田,既减少了化学肥料投入量,又提升了土壤肥力。”富民村党总支书记俞新介绍。

  2020年,富民村入选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成为海门区唯一入选的主体。两年来,富民村以推动“村美、地肥、民乐”为核心,以实现“四季常绿、四时有花、四处有景”为目标,以解决区域内生态循环突出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试点村建设工作,其中包括标准化绿色生产农田生态工程、富民多元化生态农水循环工程以及村域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如今,试点村建设周期将在年底结束,富民村的建设情况如何?建成后能带来哪些好处?都是老百姓十分关心的问题。

  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建设是全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可视化“样板”。为了在不浪费各类资源的前提下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富民村将“集约、高值、生态、循环、低碳”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融入其中,借助本村良好的农业、生态基底因地制宜,挖掘出许多建设亮点。

  为了开展标准化绿色生产农田生态工程建设,富民村从村集体经营的新型合作农场内划拨出200亩土地,并对这片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升级与地力培肥,使得土地质量达到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标准化绿色生产农田标准。“我们将在这里全部种上水稻,与其他水稻田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构建了多重拦截净化的沟渠塘系统,包括新建8个促沉池,连通所有断头河浜,加大边坡整治与水体净化植物配置等,将农田排水中流失的养分经过分级‘拦-净-蓄’后达标排放至河道,为水稻生产提供优质的灌溉水源。”富民村党总支副书记梁晓宇还告诉记者,种植的水体净化植物收获后会进入村域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进行肥料化处理,之后还能回用于农田,真正让田间生产实现生态循环。

  在开展富民多元化生态农水循环工程建设时,富民村围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利用民族风情园现有的“高地-洼地-池塘”景观格局,组建占地20亩的地方特经作物农事体验园、占地10亩的特色水生蔬菜展示区、占地10亩的荷鱼生态共养塘,打造成微缩版生态农旅休闲观光产业园区。

  通过园区水系贯通,将地方特经作物农事体验园、特色水生蔬菜展示区及部分居民区使用后的水体导入荷鱼生态塘进行养分再利用,然后再回用于地方特经作物农事体验园、特色水生蔬菜展示区的灌溉,实现园区内水体自净与循环,为富民村观光旅游增添亲水功能。同时,综合海门文化与少数民族特色,提供特经作物田园体验采摘,增加水生蔬菜生产环节观摩,增设“赏荷、采莲、钓鱼”休闲项目,发展休闲农旅新模式,提升文化内涵和乡村旅游品质。“我们已经与村域加工企业达成初步合作,加大对园区及周边鲜食蔬菜、脆藕、莲叶等农副产品开发利用,延伸产业链,形成集种植、养殖、休闲、观光、加工为一体的多产融合发展模式。”俞新说。

  等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通过验收后,富民村将依托党建品牌效应,扩大生态循环农业展示度,提升村民与参观者对生态循环农业的认知水平,通过政府引导、商业运作,进行循环农业产业化开发与示范推广,做强生态产业,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探索生态循环农业良性发展长效机制,形成生产、生态、生活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提升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来源:海门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