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玉簪记》:一部宣扬青春与真性情的纯美之作

2020年11月16日 16:22:0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晚,上海昆剧团携“看家戏”《玉簪记》登陆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在江苏紫金大戏院上演。虽然都是爱情主题,但不同于《牡丹亭》的浪漫、《长生殿》的厚重,《玉簪记》属于小清新式恋爱,是一部宣扬青春与真性情的纯美之作!

  该剧由上昆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岳美缇任总导演,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静娴担任艺术指导,“昆四班”优秀青年女演员胡维露、罗晨雪主演。

  昆剧《玉簪记》讲述了因在靖康之难中与家人走散,开封府丞千金陈妙常只得入金陵女贞观出家。与此同时,观主外甥潘必正由于应试落第,耻于还乡,也借住观中。两人虽相识于微时,但一个妙丽聪慧,一个热情憨直,一场纯纯的恋爱就此展开。后遭潘必正姑母阻扰,两人互赠玉簪与鸳鸯扇坠为信物,坚守前盟。

  《玉簪记》是明代作家高濂创作的传奇戏剧,原剧共28出,上世纪80年代,上昆重新整合剧本,以“求精不求全”为原则,精选《琴挑》《问病》《偷诗》《秋江》四个折子组成轻喜剧小品,突出其青春觉醒、冲破枷锁、追求真爱的主题成为该团经典剧目,传唱至今,经久不衰。

  这部剧虽然仍是才子佳人的俗套,但两人简单美好、真实可爱的爱情,让观众与数百年前的这对少男少女产生了奇妙的共鸣,分明就是存在于身边的小儿女情态。

  潘必正风流亦可爱、顽皮亦真诚、冲动亦温暖,少年气十足。第一次接近、试探陈妙常,遭到冷水相泼后,潘必正拿出生病的伎俩,让这个“十分有情”的小道姑心软下来后来的“偷诗”更是天赐良机,抓住了妙常思凡的把柄,总算是让 “不情不愿”地“就范”了在相恋的过程中,潘必正爱护陈妙常,也偶尔惹她生气,然而无论是爱护还是欺负,都出于他一颗真诚炽热的心

  《玉簪记》是胡维露进戏校后正式学习的第一出昆剧剧目,其中《琴挑》一折,是她跟随岳美缇学习的第一出折子戏,“我非常喜欢岳老师塑造的这个人物,当时她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眼神,就像一个小太阳,非常可爱非常阳光,不是挑逗,而是在释放爱,触动人心”。所以,胡维露在扮演潘必正时,也十分注重用眼神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

  而陈妙常面对心上人,难掩心中爱慕,又遮遮掩掩,假意试探,嘴硬心软,再加上其娇嗔含羞的神态,与任何陷入爱恋的少女毫无二致。

  罗晨雪说,此前张静娴老师成功塑造了一个清丽委婉、欲说还休、动心动情的陈妙常,因此她在接棒这个角色时压力非常大,尤其《琴挑》一折。

  作为修行人的陈妙常,本六根清净,不问红尘俗世,然而造化弄人,忽然出现的潘必正扰动了的凡心面对潘必正的到来,陈妙常先是惊喜地感叹了一句“仙郎何处入帘珑”,后又假装镇定邀请潘必正切磋琴艺面对潘必正借琴“挑逗”陈妙常假装生气,“长清短清那管人离恨,云心水心,有甚闲愁闷”,做出一种出家人冰清玉洁不为凡心所动的姿态而潘必正走了之后,又真真切切道出心声:“你是个天生俊生……我见了他假惺惺,别了他长挂心”。

  罗晨雪说,这里的表演如果表现得太温,趣味就会大打折扣,“挑”不出味儿来;一旦过了火,人物又会变得不可爱,缺乏情趣,因此分寸很重要,虽然她以前在戏校也学过《琴挑》,但当时学的更多的是程式化表演,张静娴老师就鼓励她,不要过于在意细节上动作和表演的不同,人物情感的表达是否到位才是关键,经过“令她睡不着觉”的揣摩剧本与走心排戏,终于得到了老师与观众的认可,但她仍然表现得很谦逊:“这就像炖汤,需要一点一点来炖,每一次演绎、每一个年龄,你可能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与感悟。”

  为配合青年演员的形象气质和现代观众的观剧需求,此次经典版《玉簪记》对舞美、服装、音乐、表演都进行了全方位提升,灯光雅致、大气、简约、灵动,服饰、妆面清新、靓丽、端庄、飘逸,力求从表演到舞台整体呈现既不失传统与经典,又有全新的演绎和诠释。

  我苏网讯  记者/五柳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