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末,在“90后”刚刚踏入社会之际,荔枝新闻围绕10位“90后”做了一组特别的报道。
今年,是荔枝新闻上线六周年,也是我们追踪这群“90后”的第六年。六年来,这组报道已经成为报道者与被报道者约定俗成的年终仪式,也呈现出远远超越初衷的意涵。
时光荏苒,21世纪不知不觉走到了第二个十年,这群“90后”也即将迎来他们的而立之年。
2019年,又有多少故事在他们身上发生?他们经历着哪些改变?荔枝新闻依旧和您一起倾听他们的故事。
今年徐峰搬了两次家,本来想住的离公司近一些,但由于公司附近房租贵、环境还不好,他又搬回了原来的小区。
白班、晚班,徐峰的工作状态十分稳定,但也让他觉得空虚。
下班后,徐峰躺在床上刷抖音
“住在嘉定、工作在嘉定,下班就宅在家里,连市区都很少去,每天就像生活在鸟笼里一样。”
徐峰和他的小伙伴时常讨论当下的生活——工作两年,状态逐步趋于稳定,但面对未来却十分迷茫。他时常想,即使当上了主管,拿到更多的薪水,工作和生活还将是这种状态,那当上领导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内心依旧是空的。
“我知道这种状态需要改变,但始终也没想好自己辞职了能做什么,现在经济不好,就业前景很不理想,身边的很多朋友选择去考研,提升一下自己的含金量,可让我从工作赚钱的状态重回读书花钱的状态,是不现实的。”
徐峰在模拟上课
今年8月,徐峰在微博上看到了十大高收入职业的排行,教师名列前茅。
“在老家,长辈眼里除了教师、医生、公务员,其他都是无业游民,教师收入高、又有寒暑假,而且我喜欢教书,教书让我有成就感,看完那条微博,我就立刻买了参考书,准备考教师资格证。”
徐峰正在复习备考教师资格证
可首考并不理想,三门课只过了一门。他把这次失利归咎于自己过于大意了,“考试之前,其实准备得并不充分,但当时我还是很自信的,觉得我考研都考过了,考教师资格证肯定没问题。”
这次失利并未挡住他的斗志,他打算明年3月重头再来,面对记者,他说:“明年你再来,我肯定不在这了,我要去教书了。”
大学毕业这两年,徐峰曾有7万元积蓄。
去年和徐峰共事半年的同事辞去了教师的工作回老家开培训机构,多次邀请他一起去创业,都被徐峰婉拒了,“虽然他经常来上海给我介绍项目,但我属于很稳妥的性格,一直没有同意。”
不过,借钱,徐峰同意了,“我本质上是很害怕他创业失败的,但作为朋友,这点钱都不借,以后就没法做朋友了。”
徐峰原本以为,他借了钱,朋友会很自然地给他写个借条,可到现在已经快半年了,虽然彼此一直密切联系着,但他始终没有“等”来那份“自然的借条”。
“我相信他的人品,我相信他今后会去偿还的,即使创业失败暂时无力偿还,还可以延期,反正我暂时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徐峰始终坚信,这笔钱他的朋友绝对不会不还。
在外面打拼的日子冷暖自知。以往一有假期,他总想着回家看看奶奶,可今年,他害怕回家。
“在老家,26岁,孩子都能打酱油了,我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现在漂在外面,钱没挣到,还单身,回家受不了那些眼神。”为了逃避这些目光,徐峰选择春节期间留在公司值班,“春节值班有3倍工资,挺好的。”
徐峰走在回家路上
徐峰身边的朋友不多,最要好的就是大学室友,看着朋友们纷纷相亲、恋爱,徐峰也开始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但是虽然病情已稳定,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他仍然没有勇气主动出击。
“我发现我很自卑,我家里条件很不好,我记得我的衣服全部是别人穿过的,我清楚地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我想向老师提问题,但我衣服是破的,所以我一直坐在位置上,下课了,我也不敢和同学交流,就低着头坐在那里,自己看书。”
今年双十一,赶上附近的健身房打折,他去办了张健身卡,“倒不是为了搭讪,就是觉得太胖了不好看,减减肥。”
徐峰在健身房听着音乐健身
徐峰一直相信,缘分天注定,有没有随缘就好,毕竟“老天已经对我这么好了,命都保住了,还奢求什么呢?”
采访结束,徐峰推荐我们一定要尝尝他们家楼下的牛肉面。我们各自点了一碗牛小骨面,热腾腾的蒸汽让眼前的一切变得模模糊糊,他递给我一张面纸,说:“你每年来得都太匆忙了,附近还有很多好吃的,可惜没法带你尝了。不过明年你也吃不着了,我马上也要离开这了,希望明年你再采访时,我已经成为一名教师了……”
996、柠檬什么的我都没怎么听过,“真香”永不过期。
问我借钱创业的那个朋友我就很欣赏,我觉得他很有魄力,我肯定不敢像他这么冒险的。
上海实行垃圾分类了,每次扔垃圾前都要动一下脑子,想想扔的是什么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