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日,湖南邵东县某中学高三学生小龙,当着母亲的面用刀杀害了班主任滕昭汉。原因仅仅是声称班主任妨碍了他看小说、睡懒觉,“我从来没把他的命放在心上”。这样的恶性事件是怎么发生的?这样的冷血人格是怎么养成的?这究竟是一起孤立个案、还是某些社会因素的必然结果?

邵东杀师案嫌疑人:"我的世界就我一个人"

邵东杀师案嫌疑人:"我的世界就我一个人"

他称自己从未有过诸如考大学、工作、娶妻生子、赡养父母等对未来生活的规划憧憬。他甚至不清楚父母具体从事什么工作,不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记得他们电话号码,不知道父母学历和生日…… “我的世界就我一个人”他说,他理想的生活是“一个人住,看小说,混吃等死”。

荔枝时评:教师会不会像医生一样成为“高危职业”?

荔枝时评:教师会不会像医生一样成为“高危职业”?

比起弑师行为本身,弑师原因的随意性与无端性或许更为可怖。这意味着,很多老师处境凶险,保不齐哪一天就会突降横祸。更核心的问题在于,学生为何心狠手辣、漠视生命?他们的反社会、反生命人格因何而来?如果任这一类学生放逐与沉沦,教师也许会步医生后尘成为又一“高危职业”。

荔枝时评:杀师少年是一名冷血的叶良辰

荔枝时评:杀师少年是一名冷血的叶良辰

叶良辰说:“我是本地的,我有一百种方法让你们待不下去,可你们,却无可奈何。”“良辰最喜欢对那些自认为能力出众的人出手”;小龙说,自己喜欢“腹黑的、智商高的、感情淡漠的反派角色”。他们代入的可能是同一类角色,只不过叶良辰只是打打嘴炮,小龙却在现实中铸就了大错。

荔枝时评:不要过度阐释“邵东杀师”这个极端个案

荔枝时评:不要过度阐释“邵东杀师”这个极端个案

并不是每一个让人震惊的血案背后都有一个深刻的社会原因。评论者的一个习惯是,喜欢将不可理解的社会问题都推给一个抽象体制,或套进一个方便使用的“套路”,而不去深入个案和事实中去寻找具体个案中的根源,于是就有了很多脱离事实的过度阐释。留守确实有问题,师生关系确实有大问题,高考压力确实扭曲人的心灵,可这起血案真的跟这些问题没有关系。

但愿悲剧不再发生,滕老师一路走好……